图片 中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现实格局_足球彩票软件下载|welcome*

足球彩票软件下载|welcome*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 > 中国经济 > >

中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现实格局

来源::未知 | 作者:足球彩票软件下载|welcome* | 本文已影响

摘要:面对21世纪前20年国际社会的重要发展机遇期,面对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进展的时间约束,面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中长期目标追求,客观分析我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现实格局、目标价值、历史趋势,以求区域中心城市发现机遇、创造机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扩展规模,努力追求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联动效应的最大化,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的国内外竞争能力,实现科学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强劲动力。

  关键词:GDP千亿元级城市;现实格局
  
  一、城市规模的极大拓展
  2000年中国城市663个,东中西部分别为295个、247个、121个,其中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占比为:全国14:33:53,东部地区16:35:49,中部地区 15:32:53,西部地区7:30:63,大城市比例偏低。世行数据表明,1995年百万及以上人口城市占城市数百分比(单位:%)为:我国35、上中等收入国38、高收入国43;拥有1亿以上人口国家的印尼39、孟加拉国47、巴西42、日本48、美国51,同期我国相差3~16个百分点。即大城市少 20~106个。1995年百万及以上人口城市占城市人口百分比(单位:%),我国11、中等收入国20、上中等收入国28、高收入国33,拥有1亿以上人口国家的印尼13、巴基斯坦18、俄罗斯19、巴西33、日本37、美国39,同期我国相差2~28个百分点,即大城市人口少920万~12880万,同期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少9~129个。2000年我国GDP千亿级城市21个,其中东中西部分别为16个、3个、2个,到2003年GDP千亿级城市达 32个,东中西部分别为25个、5个、2个,其中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增速分别达52.38%和56.25%,大城市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较大。
  2000年中国城镇人口4.6亿,比1990年增加1.6亿,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城市化率达36.22%,但分别比同期全球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 9.78和40.78个百分点。即使同期11个省城市化率超全国平均数(单位:%)广东55,辽宁54.24、黑龙江51.54、吉林49.68、浙江 48.67、江苏46.49、内蒙古42.68、福建41.57、湖北40.22、海南40.11、山东38,但仍比发达国家平均数低22~39个百分点,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空间仍很大。
  2000年我国城市GDP平均规模146.2亿元,东中西部GDP平均规模分别为195.73亿元,106.34亿元,109.12亿元,其中GDP千亿级城市平均规模全国1505.1亿元,东中西部分别为1592.2亿元、1079.7亿元、 1451.5亿元,全国及东中西部GDP千亿级城市规模相当于城市平均规模的10.29倍、8.14倍、10.15倍、13.3倍。2003年GDP千亿级城市全国及东中西部的平均规模达1849亿元、1937亿元、1322亿元、2060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22.86%、21.66%、 20.43%、41.92%。2003年GDP千亿级城市全国及其东中西部的总规模分别达59158亿元、48426亿元、6612亿元、4120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87.72%、90.01%、104.77%、41.92%,分别比同期全国GDP增幅高出65.97%、68.26%、 83.00%、20.17%,即GDP千亿级城市增速全国的快3倍,东中西部的快1~4倍,经济规模化城市GDP增长势头十分强劲。
  二、规模城市的基本态势
  2003年GDP千亿级城市可分为4个层面:(单位:亿元)第一层面1000~1299,8市。即唐山1295、温州1216、大庆1125、绍兴 1088、郑州1060、南通1010、潍坊1006、淄博1003。第二层面1300~1499,8市。即哈尔滨1418、佛山1381、石家庄 1376、济南1368、泉州1350、长春1338、烟台1316、福州1300。第三层面1500~1999,8市。即无锡1901、成都1870、青岛1780、宁波1770、武汉1662、大连1632、沈阳1590、南京1576。第四层面2000以上,8市。即上海6251、北京3612、广州3467、深圳2861、苏州2802、天津2387、重庆2250、杭州2092。
  从约定俗成的重点城市角度看,2003年上海、北京、天津、重庆4大直辖市,全部进入2000亿以上层次,但差距较大,首位为末位的2.78倍。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武汉、沈阳、南京、哈尔滨、西安等10大城市,9个进入GDP千亿级城市,西安GDP只有940亿元,未进入千亿级城市行列。广州、深圳、杭州、成都、武汉、青岛、宁波、沈阳、大连、南京、哈尔滨、济南、长春、西安、厦门等15个副省级城市,13个进入GDP千亿级城市行列,西安、厦门(760亿)未进入GDP千亿级行列,但 GDP同比增速排序却不尽相同,2003年GDP增速(单位:%)深圳17.3、厦门17.2、青岛15.9、宁波15.3、大连15.2、南京 15.1、广州15、杭州15、济南14.5、沈阳14.2、长春14.2、哈尔滨13.5、西安13.5、成都13、武汉12。副省级城市工业化排序也不相同,2003年规模工业产值(单位:亿元)深圳5074、广州4018、杭州3199、宁波2627、青岛2599、南京2509、大连 1542、长春1510、武汉1335、济南1319、厦门1318、沈阳1064、成都970、西安780、哈尔滨708,首位为末位的7.17倍,规模工业产值支撑GDP的力度完全不同。副省级城市市场化排序也不相同,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广州1494、武汉854、深圳 802、成都772、沈阳722、哈尔滨624、南京600、杭州588、大连569、济南633、宁波522、青岛512、西安440、长春438、厦门230、首位为末位的6.5倍。2003年出口额(单位:亿美元)深圳630、广州169、青岛124、宁波121、杭州110、厦门106、大连 95、南京77、沈阳20、长春16、武汉14、西安14、成都14、哈尔滨9、济南8,首位为末位的75倍,社会消费额与出口额支撑GDP力度也完全不相同。副省级城市增长潜能也不相同,2003年地方财政收入(单位:亿元)深圳291、广州275、杭州150、宁波139、南京137、成都128、青岛120、大连111、武汉103、沈阳81、哈尔滨76、济南76、厦门70、西安69、长春46,首位为末位的6.33倍,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差距较大。2003年固定资产投入(单位:亿元):广州1158、杭州1006、南京954、深圳947、成都863、宁波838、青岛739、武汉 645、沈阳583、大连507、济南505、西安479、哈尔滨436、长春390、厦门245,首位为末位的4.73倍。投入拉动GDP增长的能力也不尽相同,2003年实际引进外资(单位:亿美元)深圳50.4,青岛40.1、广州30.6、南京23.7、沈阳22.7、大连22.4、武汉 17.6、宁波17.3、杭州10.1、长春7.5、济南6.5、成都5、厦门4.2、西安2.6、哈尔滨2.3,首位为末位的21.9倍。以上各项指标差距较大,副省级城市未来GDP规模差异将会进一步拉大。 在19个重点城市中,4个直辖市相对稳定,15个副省级城市变数较大。一些非重点城市如苏州、无锡挤进了GDP10大城市。2003年苏州、无锡以其 4799亿元和3285亿元的规模工业产值,326亿美元和73亿美元的出口,68.1亿美元和27亿美元的实际引进外资额,526亿元和487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0亿元和104亿元的地方财政收入,1408亿元和893亿元的固定资产投入的实绩,挤进5大城市和9大城市的行列。佛山、石家庄、济南、泉州正在或即将挤进19大城市行列。原52个重点旅游城市:北京、天津、上海、石家庄、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无锡、苏州、南通、杭州、宁波、温州、福州、泉州、济南、青岛、烟台、郑州、武汉、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26座城市进入GDP千亿级城市行列,还有一些城市正在努力向GDP千亿级城市发展。原有的计划经济时代为主的10大城市,19个重点城市,52个重点旅游城市,正在接受市场经济所孕育的竞争经济,规模经济的隆重洗礼。
  从2003年4个直辖市GDP首位度(占全国GDP比重,单位:%)看,上海5.36、北京3.1、天津2.05、重庆1.93、而国际化城市同指数纽约24、东京26、伦敦22、汉城26,我们首位城市GDP的作用与国际化城市的差距较大。从2003年省级经济区域重点城市GDP首位度(占全省GDP 比重,单位:%)长春53.05、成都34.27、哈尔滨31.99、武汉30.8、大连27.19、沈阳26.99、广州25.78、泉州25.75、大庆25.38、福州24.8、杭州22.74、苏州22.5、深圳21.27、石家庄19.39、宁波19.23、唐山18.25、无锡15.27、郑州15.09、青岛14.32、温州13.21、南京12.66、绍兴11.83、济南11、烟台10.59、佛山10.27、南通8.11、潍坊 8.09、淄博8.07,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明显高一些。广州、泉州、大庆、福州、杭州、苏州、深圳首位度接近国际合理值,其他15市首位作用与国际化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三、区域内规模城市经济的强势整合
  区域内规模城市经济的强势整合,主要形态和地理分布表现为城市圈、城市带、城市群。
  1. 城市圈。城市圈是实现规模化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集合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规模化城市功能,使规模化城市真正强起来的强势整合的城市化战略。2003年重庆城市圈GDP2250亿元,其由三个圈层构成,第一圈层为重庆都市发达圈,GDP883.47亿元,占39.27%;第二圈层为渝西经济走廊,GDP688.4亿元,占30.6%;第三圈层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GDP678.24亿元,占30.14%,三个圈层构成了内敛式紧密型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是一个半紧密型都市圈,2003年GDP5603亿元,其中苏州2802亿元,占50.01%;无锡1901亿元,占33.93%;常州900亿元,占16.06%。该都市圈有全国10强县中4小龙支撑,即 2003年GDP508亿元的江阴,GDP465亿元的常熟,GDP475亿元的张家港,GDP430亿元的昆山,支撑着苏锡常都市圈的高速发展。而武汉都市圈则是外拓型的,江汉平原核心城市,武汉GDP2003年为1662亿元,武汉都市圈是三个圈层构成的,第一层是以15KM为半径的城郊经济圈,第二圈层是以100KM为半径的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天门、仙桃、潜江8市,其GDP仅高出武汉核心区2个百分点。第三圈层为湘、鄂、豫、赣4省 30个市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其GDP相当于武汉的11.66倍,三个圈层形成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地,以湘中地区、中原地区为两翼松散型的都市圈。
  2. 都市带。都市带是以产业联系为纽带,以规模城市和城市圈为背景,联合若干中小城市的城市化战略。中国城市带主要为沿海、沿江、沿京广线、沿大陆桥城市带。沿海城市带2003年共有25个GDP千亿级城市,即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苏州、杭州、无锡、青岛、宁波、沈阳、大连、南京、泉州、佛山、石家庄、福州、济南、唐山、烟台、温州、绍兴、南通、潍坊、淄博,GDP总量48426亿元,占千亿级规模城市GDP总量81.86%,平均规模1937亿元,高出全国平均数4.76%,是目前支撑我国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核心动力。沿江城市带2003年共有12个GDP千亿级城市,即上海、苏州、杭州、无锡、武汉、重庆、成都、宁波、南京、温州、绍兴、南通,GDP25486亿元,占全国千亿级规模城市GDP43.08%,平均规模2124亿元,高出全国平均数14.86%。2010年前后它是继沿海经济带之后,成为支撑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增长地区。沿京广线城市带,2003年共有7个GDP千亿级城市,即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广州、深圳、佛山,GDP13012亿元,占千亿级规模城市GDP总量22.15%,平均规模1872亿元,高出全国平均数1.24%。沿大陆桥经济带,它是以连云港和荷兰鹿特丹为两端,横贯亚欧大陆的大通道,在我国境内贯串10个省区,辐射面积360万KM2,占全国面积37%,人口4亿,占全国30%,是我国市场通达面最广地带,2003年,大陆桥经济带仅有1个GDP千亿级城市,即郑州,预计沿大陆桥西安(940亿元,2003年GDP,下同)、徐州(906亿元)、济宁(883亿元)、临沂(835亿元)、盐城(761亿元)等5市近期要进入GDP千亿级城市行列,从而有效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 ”的都市带开发战略,有力地带动沿大陆桥城市带的快速崛起。
  3.都市群。都市群实质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长三角城市群,面积 9.96万KM2,人口7500多万,15个地级以上城市,2003年千亿级规模城市8个,即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绍兴、南通,GDP18489亿元,占全国千亿级规模城市GDP31.25%,占长三角GDP的81.18%,GDP平均规模2311亿元,高出全国千亿级城市 GDP平均规模24.99%。珠三角城市群,面积6.2万KM2,人口2500多万,9个地级以上城市。2003年千亿级规模城市3个,即广州、深圳、佛山,GDP7709亿元,占全国千亿级规模城市GDP13.03%,占广东GDP的57.32%。GDP平均规模2570亿元,高出全国千亿级城市GDP 平均规模38.99%。京三角城市群,面积5.53万KM2,人口3600多万,5个地级以上市。2003年千亿级规模城市3个,即北京、天津、唐山,GDP8670亿元,占全国千亿级规模城市GDP14.66%,占京津冀GDP66.21%,GDP平均规模2168亿元,高出全国千亿级城市GDP 平均规模17.25%,长珠京三个三角洲GDP千亿级城市14个,占全国的43.75%,GDP总量34868亿元,占全国千亿级城市GDP的 58.94%,同期GDP、实际利用外资,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37%,68.5%,72.3%。对比国外著名城市群现状,美国的大纽约区、大洛杉矶区、五大湖区GDP占全国的67%,日本的京滨、坂神、名古屋三大都市区GDP占全国的69%,三个三角洲GDP占比分别比美日大都市低30~32个百分点,规模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很大。此外山东半岛城市群面积6.49万KM2,人口3500多万,地级以上城市7个,2003年GDP千亿级城市5个,即青岛、济南、烟台、潍坊、淄博,GDP6473亿元,平均规模1295亿元;辽东半岛城市群,面积7.72万KM2,人口2700万,地级以上城市6个,GDP千亿级城市2个,即大连、沈阳,2003年GDP3222亿元,平均规模1611亿元。山东、辽东2个半岛城市群和长三角,珠三角,京三角一样,正在形成小核心、开放式、网络化的GDP千亿级城市群,从而形成要素的高度集中化、产业的高度化、时空的高效化、区域的协调化、规划的科学化、分工合作的机制化等一体化的新格局,进而努力实现城市群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联动效应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世界银行1994~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1998~200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3.1993~199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足球彩票软件下载|welcome*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中国转轨经济关键时期失业问题成因

中国转轨经济关键时期失业问题成因

内容 摘要: 面对中国转轨经济关键时期与经济高速增长势头形成鲜明对照的失业率居高不下现状,运用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