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因此,加强朗读教学,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谈浅见如下:
一、巧用范读引领,激活学生情感
教学中,当学生体会不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读得不到位时,老师该怎么办?这时老师要亲自露上一手,让老师充满激情的范读来打动学生的心,用老师的情感来激活学生的情感,用老师的激情感染学生的激情。在老师“以‘声’作则”的带动下,学生就能辨析自己与老师在语音、语调和情感上的差异,从中体会正确与偏颇,语感也就悟出来了。教师范读时声调抑扬顿挫,表情丰富、自然,再辅之以恰当的手势、身势,往往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强烈的感染。如教学《飞夺泸定桥》时有这么一段:“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在朗读这一段时,教师正身稳步,表情坚定果断,目光正视前方,同时在“冲呀”两字出口时举起手臂,握紧拳头有力挥出。这个充满号召性、鼓动性的动作加上教师语言非常形象地突出了指挥者的气魄、决心,学生当时很感振奋,在朗读时也加以模仿。
可见有了老师的教学激情,才会有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才有课堂上师生双方如痴如醉、物我两忘的教学气氛。这时老师的范读,好比教练指导运动员投球、跳高做的示范动作,具有更现实、更直接的指导作用,这比纯粹地让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效果要好得多!教师的激情是火种,而教师首先得点燃自己。
二、引读渲染带动,学生入情入境
学生对文本情感的品悟即将达到喷薄的状态下,教师应及时通过自己感性的言语,对文本的情境加以渲染、引爆,升华学生聚集的情感,真正把学生引进文本的情感。如在上《小珊迪》这一课时,我充分利用渲染引读法让学生走进了珊迪的内心世界。
当谈到珊迪临死前对先生说的话时,一位同学站起来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起来——
可怜的小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地说:“先生,我换好零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车撞了。我的两条腿全断了,就要死的。小利比,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
师:可怜的小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地说……
指名读。
师:珊迪的两条腿全断了,也许就要死的,可一看见我,就难过地说……
指名读。
通过这样的语言渲染,学生进入了特定的情境当中,此刻,学生的朗读除了难过,还读出了珊迪奄奄一息的状态,更有同学读出了那种揪心的痛。
感情朗读要注重一个“情”字。教师巧妙地引导,能让学生很快入情入境。教师自己饱含深情的引读,创设了一个对话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对话情境之中。这样的引读起到了示范引路的作用,学生边听边感悟,思绪与情感随老师的语调、语气、语态的变化而变化,融入了当时的情境。当自己的体悟与文本产生了共鸣,朗读时就会以声解义,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
三、音画创设情境,带来情感共鸣
所谓情境即“情景,境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朗读教学中,要依据文本内容,利用多种手段适当渲染,恰当烘托,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为学生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创设情境对于有感情朗读具有得天独厚、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在指导《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的朗读时,我在网上搜集了一幅幅有关总理事迹的图片、报道,编成课件。在一片哀乐声中,我用饱含深情的语调,用简洁的语言,向学生述说了一张张图片背后的感人故事,总理心系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孩子们的眼睛湿润了。在老师的引导和自身情感的驱动下,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中,他们仿佛看到了,看到总理被病魔折磨得坐不起来还要坚持审阅文件,看到总理临终前还惦记着矿区工人的安危……他们的心灵被真正打动了,作者在课文中倾注的情感,他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内心的情感发展,驱动着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中去,师生智慧在流泻,情感在迸发,酣畅淋漓,师生都沉浸在一个无形的充满着情感交流的场境中。这表明,教学活动一旦触及儿童的情感领域,获得的效果是令人意想不到的。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情感自然与文字融为一体,深情的朗读更会带给他们无尽的想象。引导学生诵读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只有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愉同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
形象的画面,美妙的音乐,二者适当结合,更有助于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浓浓的情感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自然洋溢。
总之,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课,读必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指导感情朗读教学中,要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使他们真切地体会课文的情感,缩短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正是强调读的重要性。因此,给朗读以时间上的保证,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朗读质量。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反思
- [教育理论] 试论教育惩罚的合理性
- [教育理论] 读懂学生内心 掌握教育真
- [教育理论] 观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
- [教育理论] 教师是改变学生厌学情绪的
- [教育理论] 构建绿色生态课堂 有效提
- [教育理论]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
- [教育理论]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
- [教育理论] 浅谈师德建设与创设最佳课
- [教育理论] 新课标下数学教师如何实现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