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中国人的家底有多厚_足球彩票软件下载|welcome*

足球彩票软件下载|welcome*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理学 > 统计学 > >

中国人的家底有多厚

来源::未知 | 作者:足球彩票软件下载|welcome* | 本文已影响
 房子是中国人最值钱的家当
  此次调查的家庭财产主要包括,家庭金融资产、房产、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和家庭经营资产。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最值钱的家当由改革开放初的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转变为房产和金融资产。
  房产成为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中最值钱的家当。城市居民家庭现有房产价值(含装修)户均为10.94万元,占家庭财产的47.9%,将近家庭总资产的一半。住房制度改革使居民住房迅速转化为家庭财产,一部分人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了价值较高的原属于国家或集体的住房,在国家让利的前提下使个人在财产总量上增加了最有分量的一部分。截至6月底,中国城市居民户均家庭财产为22.83万元,大城市居民户均财产为27.74万元,将近小城市家庭财产的2倍。这主要是因为大小城市间房产价值的差异,大城市的房产要比小城市更有价值,使得大城市居民家庭财产价值远远高于小城市。
  金融资产成为仅次于房产的第二大家庭财产,户均为7.98万元,占家庭财产的34.9%。城市家庭的金融资产主要由人民币和外币两部分组成。城市家庭户均人民币资产为7.37万元人民币,占金融资产的92.4%,这其中储蓄存款又以绝对优势排在了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首位,户均5.12万元,占人民币金融资产的69.4%,其次是股票(A股)和国库券。城市居民金融资产出现了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趋势,户均金融资产最多的20%家庭,拥有大约66.4%的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
  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水涨船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已从十几年前的“十元级”、“百元级”、“千元级”上升到近几年的“万元级”、“ 十万元级”,消费品的档次越来越高,消费周期越来越短,折旧越来越快。耐用消费品(主要指非经营性家用汽车和购买原值500元以上,产品寿命一年半以上的消费品)在家庭财产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小,只占家庭财产的5%左右,户均拥有耐用消费品现值户均为1.15万元。
  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性质实现了重大跨越,由先前仅仅拥有生活资料转变为不仅拥有生活资料,而且还拥有生产资料。城市居民户均经营资产2.7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12.2%,10% 的城市家庭投资于经营活动。经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原始积累,城市家庭的经营活动又形成一定规模,从事经营投资的家庭户均经营资产总值已达29.8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16.23万元,占54.4%。这类家庭的家庭财产结构与非经营家庭有着明显的差距。经营家庭除房产、金融资产及耐用消费品外,增加了经营资产,且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接近四成,而房产只排在了第三位。
    高学历的年轻家庭最富有
  调查显示,占调查比例10%的最低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而占10%的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0%。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最富有呢?成为富有的家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年龄、学历、职业等等,调查显示,高学历的年轻家庭最富有。
  户主年龄在35-40岁之间的家庭财产最多,平均为28.20万元。家庭财产随着户主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减少。
    户主年龄对家庭财产的影响  
户主年龄   户均家庭财产
(岁)     单位:万元
35-40       28.20
40-45       25.87
45-50       26.83
50-55       19.37
55-60       22.94
60-70       16.23
70以上        15.65

 

  
  受教育程度和户主的职业对家庭财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户主的文化程度越高,受教育的年限越长,家庭财产就越多。户主文化程度为硕士及以上的家庭其财产最多,户均为49.94万元;而户主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家庭,户均财产为14.39万元。
  教育程度对家庭财产的影响
    户主受教育程度  
户主受   户均家庭财产
教育程度   单位:万元
硕士及以上   49.94
大学本科    37.29
大学专科    30.43
中专      21.21
高中      18.17
初中      15.28
小学      14.39

  
  从职业来看,股份企业负责人的家庭财产最多,为158.09万元;其次为私营企业精英者,其家庭财产为156.15万元。

户主的职业对家庭财产的影响  
         家庭财产   占样本   与平均
户主职业      总额     比重   水平比
股份企业负责人   1580877      0.63    6.92
私营企业经营者   1561506      1.20    6.84
证券业务人员   652675      0.15    2.86
文艺个体户    601640      0.05    2.64
IT从业人员    569884      0.18    2.50
个体经营者    513762      4.45    2.25
银行业务人员   423887      0.93    1.86
社会中介人员   369170      0.20    1.62
教授       358609      0.20    1.57
事业单位负责人  348618      1.10    1.53
三资企业人员   343256      0.53    1.50
国家机关负责人  329475      1.40    1.44
国有企业负责人  325201      2.00    1.42
娱乐服务人员   318720      0.10    1.40
文艺创评人员   314633      0.08    1.38
高级厨师     287645      0.23    1.26
职业股民     261476      0.05    1.15
工程技术人员   259167      4.20    1.14
科学研究人员   237286      0.18    1.04
演员       223645      0.03    0.98

  
  调查显示,有经营活动的家庭的财产明显高于无经营活动的家庭。有经营活动的家庭财产为64.87万元,无经营活动的家庭财产为17.67万元,前者是后者的3.7倍。
  家庭财产在100万元以上的家庭,与大多数城市家庭的家庭财产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他们的家庭金融资产和家庭经营资产比重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房产比重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财产在100万元以上的家庭其财产总量为253.45万元,其中家庭金融资产为 98.2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38.8%,高于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房产为44.80万元,占家庭财产的17.7%,低于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家庭经营资产为62.8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24.8%,高于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值为12.51万元,占家庭财产的4.9%,高于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富人大富、穷人小富
  中国城市家庭获得收入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已从单一公有经济中取得收入,改变为有相当一部分人口在非公有经济中就业,并从中取得收入,还有一部分人开始取得非劳动收入或财产收入。人们在各种经济中的就业结构及每个人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人们从每种收入来源得到的收入差距程度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
  从调查结果看,中国还没出现大规模的“富人更富、穷人更穷”,而是呈现“富人大富、穷人小富”的良好态势。各个阶层的收入都在稳定增长,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都获得了较大辐度的提高。10%的最低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比1998年增长了2.9倍;而10%的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 年比1998年增长5.4倍。
  但各个阶层收入增长的速度有差距,这一差距还有加剧的可能。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速度远远低于高收入群体的增长速度,而且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10%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与10%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1998年为3.1:1,到2000年则扩大为5:1。
  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呈现较大差距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必然结果。在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居民收入或财富分配差距“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动趋势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对效率的极度渴求,使得收入或财富按人力资源和资本要素进行分配的比例越来越高,并极有可能带来“马太效应”;拥有较高技术或较多资金的群体获取的财富越来越多,而拥有较低(或没有)技术或较少(或没有)资金的群体获取的财富越来越少。
    学会理财是当务之急
  尽管生活越来越富裕,但中国人还不精通怎样更好地利用富余的钱,还不精于理财之道,89%的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性质尚停留在生活资料的层面。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对中国人还有着深刻的影响,居民的消费缺乏开拓性,使消费水平不会过快增长。近些年来,居民消费逐年的增长幅度总是低于收入的增长幅度,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且,从居民消费的周期性考察,目前正处于下一个消费行为高涨期的准备期,即缓变期。这一时期居民消费表现为低潮,但却大量积累资金,使得目前城市居民金融资产偏高。
  老百姓手里钱多了,却不积极消费,投资意识也较薄弱,“储蓄”就成最被推崇的投资方式。这一理财方式使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不尽合理,金融资产比重过高,家庭耐用消费品比重过低。
  造成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增加的潜在社会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和未来生活不确定经济因素的增加。原来由国家统包的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逐渐改革为由国家与个人共同负担,如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这就为居民家庭未来的经济生活增添了不确定因素。为了保证现在尚不确知的未来所必须的开支,居民只有现在就尽量多储蓄资金。今天的钱明天花,形成预期消费扩张。这也使储蓄的性质由以前的“节俭型”转变为现在的“储蓄型”。由此,居民金融资产近年来快速增长,且受传统观念影响与风险性考虑,大多选择了银行储蓄。这就造成银行存款大幅上升。
  城市居民储蓄的主要目的是子女教育(36.5%)、养老(31.5%)和防病(10.1%)。把子女教育摆在储蓄目的首位的家庭最多,反映了中国人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随着中国日益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未来的养老问题表示担忧。医疗制度改革后,由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比例明显提高,城市居民用于治疗和药品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增长,把防病作为首要储蓄目的的城市家庭逐渐增多。
  在从事经营活动的家庭中,从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来看,未来几年不考虑对其进行变动的家庭占78.0%,准备继续追加投资的仅占19.9%,而打算减少资金占用的有2.1%。从流动资金投资计划来看,暂时不打算作出调整的家庭占81.9%,准备继续注入的占16.0%,而考虑将现有流动资金抽走的占 2.1%。


足球彩票软件下载|welcome*

更多关于“统计学”的文章